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文旅融合机遇无限、百姓生活安乐祥和……9月的涟水河畔,一座千年古城正奔涌着澎湃的发展激情。
涟源市湄江风景区。
近年来,涟源市政协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协“1453”履职总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倾政协之力、展政协之长、尽政协之责,用实干书写了助推涟源高质量发展的履职答卷。
以协商之智助推经济发展
2024年7月,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公布2024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名单,涟源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获批建设。
这一成绩的背后,凝聚着涟源政协人的心血。作为全国产粮大县,涟源传统农业如何适应时代发展,是市政协委员们一直关注的重点课题。涟源市政协将“关于加快我市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列为2022年度重点提案办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结合全省推进农业“百千万工程”对农业产业发展科学谋划、总体布局,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资金,当年统筹1.1亿元用于产业发展扶持。
面对新一轮产业变革浪潮,涟源市政协连续多年将“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作为履职重点之一,以“三一”为龙头,强化延长产业链条为抓手,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根据涟源市资源枯竭、煤炭主产业退出、煤机产业萧条的现状和难题,委员们建议,充分利用传统制造业发达优势,重点打造“三一”先进制造业,利用原煤机厂空置产房和高新区场地,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延长产业链条,深化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这些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采纳。
涟源市政协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娄底高新区小学调研。涟源市政协供图。
2023年3月,涟源市政协将“打好发展‘六仗’,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作为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课题。6个专题调研组分赴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及先进地区,开展了深入调研。
疏通小微经营主体、打好科技创新攻坚仗、助推营商环境优化、降低政府投资风险、加快智慧停车项目建设……在当年10月底召开的专题议政性协商会议上,6名委员从不同角度建言献策,到场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充分肯定了市政协专题调研成效,要求相关部门全面梳理和研究吸纳,切实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效。
以务实之功托举民生幸福
“现在家门口就能搭乘公交车,太方便了,以前到涟源市区要转车,需三四个小时,现在直达还不要90分钟。”2024年12月2日,涟源市体育馆至渡头塘镇增加的城乡客运班车开始运行,许多群众自发燃放鞭炮庆祝。
针对渡头塘镇多年没有直通县城的客运班车这一民生难题,涟源市政协将《关于渡头塘镇增设城乡客运班车路线的建议》列为2024年重点提案进行办理。在多方努力下,渡头塘镇群众期待已久的客运于当年底实现了通车,崭新的客运班车通到了群众家门口。
这是涟源市政协紧盯群众急难愁盼、精准锚定民生需求履职的生动缩影。
由于涟源城区紧挨锡矿山、涟钢等区域,加之城区30余个建筑工地施工带来的扬尘问题,城区空气质量不佳曾经是涟源市民的一块心病。2023年以来,涟源市政协聚焦“扬尘治理”突出问题,依托全市31家委员工作室,深入开展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通过大力推进“分组集中式监督+委员日常机动式监督+部门联合式监督”,2024年涟源市区空气质量首次退出十余年排名全省后10名的行列,创历史最佳,政协专项民主监督受到涟源市民的广泛称赞。
涟源市政协在湖南三合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调研。涟源市政协供图。
为了纾民困、暖民心,涟源市政协创新建立了“民生提案办理回头看”与“主席会议成员分块包干监督”机制,对城区学位供给、医保服务下沉、建好零工市场等开展30余次常态化监督,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在每年市政协全会上向全体委员报告大会发言及重点提案办理情况已成常态。
为了让群众就近“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涟源市政协于2024年10月召开“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议政性常委会协商会议,为总医院成立、分级诊疗制度完善等重点任务的推进提供了有益参考,不少建议被相关部门采纳。
以恒久之功绘就文旅新景
“钱钟书的《围城》是在涟源孕育的,要挖掘围城文化,打造‘围城之城’这一独一无二的品牌”“龙山国家森林公园是湖南中部最佳的康养圣地,一定要打造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康养”“湄江风景区自然资源非常丰富,要开展各种活动,打造成旅游目的地”……8月28日,涟源市政协“推动文旅融合,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协商座谈会气氛热烈,委员们的真知灼见,将汇成一份沉甸甸的促进涟源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案。
针对涟源旅游资源丰富,但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业态不够丰富的现状,委员们提出了北部湄江风景区、南部龙山国家森林公园、中部“围城文化”为主的全域旅游构想,建议以湄江创5A景区、龙山创4A景区为契机,以基础建设和打造新业态为抓手,带动周边乡村旅游系统布局。
“我们聘请了专业运营团队,以湄江的自然资源禀赋为基础,不断挖掘本地文化,重点打造了以爱情为主题的‘湄江河谷’项目。”涟源市政协委员、涟源市文旅运营管理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邓拥军告诉记者,景区提质改造目前已投入11亿余元,精心打造了湄江河谷、朱岩索道及观光电梯、房车营地、大江口游船等项目,推出了房车体验、户外音乐会、露营烧烤、露天电影、热气球等丰富的新消费场景。
文旅产业非一日之功。涟源市政协连续3年聚焦“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康养”品牌,组织委员赴省内外景区考察,撰写专题报告,推动引入专业运营团队,来涟游客逐年增加,景点知名度不断提升。
围城之城委员工作室在湄江风景区开展《围城》赏读活动。涟源市政协供图。
2023年7月,集结了10余名省市县三级委员的“围城之城”委员工作室在涟源成立,先后举办了“烽火围城·盛世弦歌”赏读会、“把《围城》捧在手上 让《围城》走进心里”赏读会、“围城小课堂”等活动,不断挖掘、传承与弘扬国师历史和围城文化,吸引了许多观众。此外,市政协先后成立龙山药王文化、湘军文化研究委员工作室,不断为当地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活力。
在景区举办大型阅读会、不定期举办音乐节或文化节,成功举办娄底市第二届旅发大会、全省村BA球王争霸赛“三一杯”决赛……近年来,在涟源市举办的一系列大型文体旅活动背后,都少不了政协委员的积极参与或献计出力。
涟源市政协主席周惠军表示,将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努力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不断提升履职能力,谱写助推涟源高质量发展的履职新篇章。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刘敏婕
通讯员 毛方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