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文艺界别委员工作室:用文化艺术润人心聚共识

  秋日湘江之畔,湖南美术馆负一楼,省政协文艺界别委员工作室内,文艺气息浓厚。

  省政协文艺界别委员工作室组建以来,省政协文艺界别委员全部入驻,同时邀请部分跨界别文艺人才和市、县政协文艺界别委员加入,凝聚起多元文艺力量。委员们以工作室为阵地,将文艺服务融入群众生活,让高雅艺术既能“登大雅之堂”,又能“入寻常百姓家”,助推湘江艺术走廊“地域文化IP矩阵”建设。

  省政协文艺界别委员工作室委员参加“送戏曲进万村 送书画进万家”暨省政协委员“履职为民 连心汇”活动。 受访者供图

  发挥专长优势为文旅融合建言

  新增湖南博物院排队集散空间和出馆通道,新增游客服务建筑和融合广场,对湖南博物院西广场和湖南烈士公园西门区域改造提质……近日,湖南博物院、湖南烈士公园“馆园融合”项目总平面图公布。今年省两会期间,驻室省政协委员、湖南博物院古器物研究展示中心副主任舒丽丽作了题为《推进“馆园融合” 打造湖南文化新地标》的大会发言。她提出的相关建议得到湖南博物院、湖南烈士公园等单位的高度肯定,并予以充分吸纳。在省政协的助力和各方力量的积极参与推动下,目前“馆园融合”工作取得系列新进展。

  今年以来,省政协文艺界别委员工作室组织引导驻室委员展己所长、尽己所能,聚焦省政协“1453”履职总要求,用心用情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已提交文艺事业和文化产业相关提案近30件。其中,文艺界别集体提案《关于加强培育传统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新时代文艺人才的建议》已由相关单位办理,委员建议正转化为服务民生的履职成果。

  驻室省政协常委、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一级演员叶红讲述“花鼓有戏”;驻室省政协委员、省文联副主席赵双午开启“艺术浸润城市的慢生活”之旅……工作室的委员们踊跃参与省政协组织开展的“风起湖湘潮——委员讲亲历”活动,化身“文化解码员”,以亲历者视角,挖掘湖湘文化内蕴,传播湖湘精神,以实际行动助力答好“两道融合命题”、写好湖南“文旅+”大融合文章。

  服务基层群众为时代而歌

  省政协文艺界别委员工作室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组织驻室委员扎根基层,深入一线,结合自身本职工作,用一个个作品、一份份力量,让老百姓在与文化艺术的零距离接触中,真切感受到政协很近、委员很亲。

  今年4月中旬,以“家校社协同共育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主题的委员读书活动现场,驻室省政协常委、省作协主席汤素兰以《阅读让世界更美好》为题,不仅分享了她在教育领域多年积累的深刻感悟,还凭借丰富的文学创作经验,引导大家深入思索如何以更科学、更有效的方式引导孩子茁壮成长。

  9月16日,由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和汝城县委、县政府联合出品的原创青春红色音乐剧《等你在沙洲》在郴州首演。作为该剧总导演,驻室省政协委员、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戏剧学院院长蔡霞谈及创作初衷时表示:“希望把‘半条被子’这个红色历史故事,通过年轻人喜欢的形式传递出去,以‘守望与铭记’为主线,唤起跨时代观众的深切共鸣。”

  9月19日,省政协“委员活动日委员履职为民连心汇文艺演出”活动在桑植县官地坪中学举行,省政协文艺界别委员工作室联合部分农工党界别委员,携手市县政协委员,送戏曲送文化进校园,让中学生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近期,“政协1453履职故事”系列短视频在湖南政协融媒矩阵平台推出。推送的首个作品,是驻室省政协委员、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副主任张璇以自身从艺经历讲述“梅骨兰香”的故事。“通过京剧演员这个身份能够为社会作出贡献,能够为需要发声的人去发声,观众也会把温暖反馈到演员和舞台,这是一场双向奔赴。”张璇在短视频中表露心声。

  “接下来,委员工作室将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精心打造‘委员名师讲坛’品牌课程,深入群众开展文艺展演,把艺术送至群众家门口等,持续深化‘委员专业特长+委员工作室活动+界别活动’履职模式,更加紧密联系、真诚服务界别群众。”省政协委员、省政协文艺界别委员工作室召集人、省政协文教卫体和文史委副主任彭力表示。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李飞

编辑:邓骄旭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