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生态环保和乡村振兴(13)丨娄底市政协:推动“湘中明珠”生态颜值变文旅产值

  编者按

  今年以来,全省14个市州政协切实做好以秸秆综合利用与焚烧管控为重点的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助推以全域旅游为重点的乡村振兴各项履职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湖南政协融媒推出“市州政协助力生态环保和乡村振兴系列报道”,介绍各市州政协助力两项重点工作的履职情况,邀请市州政协主席谈工作体会和打算,敬请关注。


  9月12日,“湘中明珠·梯田印象”娄底入境旅游推介会在新化县成功举办。依托“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紫鹊界梯田这一独特窗口,娄底向世界展示了湘中地区千年农耕文明在当代焕发的蓬勃生机。

  今年以来,娄底市政协深入推进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工作,积极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与焚烧管控,同时通过助力全域旅游发展,有效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将“湘中明珠”的生态颜值转化为文旅产值。

  修复后的娄底锡矿山矿区,成为深受游客欢迎的景区。

  秸秆综合利用形成“五化”新格局

  入秋后,双峰县国福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秸秆储存仓库内,新收秸秆堆积如山。合作社负责人表示,该合作社年加工利用秸秆量达5000吨,年销售额500万元,效益明显。

  自2023年起,娄底市政协连续两年将“秸秆综合利用与焚烧管控”作为协商调研监督课题。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带队,以市县两级委员工作室为单元,与市直相关部门协同联动,持续开展秸秆焚烧日常机动式巡察监督,并建立了严格的问题反馈、追责问责制度。今年以来,共联合开展民主监督活动500余次。

  娄底市政协开展改善生态环境民主监督和乡村振兴调研。

  通过与市直部门定期会商、信息共享、协商议政,市政协推动出台《娄底市秸秆养畜三年行动方案》《娄底市202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娄底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三年行动方案》,助推全市目前建成秸秆收储网点58个、培育市场主体65家,形成“县有龙头企业、乡镇有收储中心、村有收储网点”的网络体系。

  新化县与湖南农业大学合作推广的“秸秆+生物发酵低成本饲料供应模式”,增加了秸秆饲料的营养,降低了饲料化利用成本;双峰县秸秆综合利用经验做法,被省政协作为典型案例向省委、省政府推荐……通过强化宣传引领、凝聚社会共识,娄底各地涌现出一批典型案例,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8月26日,娄底市城管执法局依法对市民露天焚烧落叶行为作出罚款5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这是娄底针对此类违法行为开出的首张罚单,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通过各方不断努力,娄底市秸秆综合利用率从2018年的81.5%提升至2024年的90.18%,其中秸秆饲料化利用比重从8.59%提升到27.31%,基本形成了以肥料化为主,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为补充的“五化”利用格局。

  立体展现娄底“山水之美、人文之光”

  “紫鹊人间”“非遗里的蓝印花”“山水湄江 等你遇见”“保护非遗 留住乡愁”……自8月10日起,娄底政协微信视频号陆续推出了26期“大美娄底 爱在心底”短视频。美丽的山水,精致的画面,吸引网友们纷纷转发。

  从“美丽中国·娄底画卷”到“相约娄底·文史有你”,娄底政协微信视频号先后上线了多个主题活动视频,充分展示娄底的山水之美、人文之光,助推娄底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蓬勃发展。

  在市政协的组织下,娄底各级政协委员工作室积极参与全域旅游战略实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履职活动:市政协非遗文化传承委员工作室立足推动“非遗+”开展调研活动,助推涟源桥头河镇骨牌灯舞成功申报省级非遗项目;新化县政协紫鹊界梯田文化委员工作室助推紫鹊界申报5A级景区,促进当地农文旅深度融合等。

  其中最典型的,要数冷水江市政协“多彩锑都”委员工作室助推传统矿区锡矿山华丽变身。自锡矿山生态综合整治项目完成后,曾经满目疮痍、寸草难生的矿区变身为玫瑰花海、两山广场、万马奔腾等景点,不仅成为热门打卡点,更担当起冷水江全域旅游发展的龙头。5月中旬,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粮农组织开展的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行动中,冷水江锑煤矿区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成为全球20个优秀生态修复案例之一。

  观念变了,环境美了,旅游火了。娄星区杉山镇高灯河流域经综合治理后,水质大为改善,成为令人心驰神往的“城市后花园”;在位于涟源市的湄江国家地质公园,游客在山水间的草坪音乐会上感受艺术浪漫……

  “通过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和为发展全域旅游鼓与呼,我们将持续助推‘蚩尤故里·湘中明珠’名片底色更足、成色更优、亮色更显,更好承载人民群众所期待的诗和远方。”娄底市政协主席梁立坚表示。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刘敏婕 通讯员 杨红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