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乡村振兴 助推新区农村发展

  2024年10月15日至18日,天元区政协副主席胡志清带领部分农业组委员及水利局、村镇集团负责人赴郴州市嘉禾县、永州市宁远县等地开展乡村振兴主题调研,旨在通过学习和借鉴当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产业发展以及文化传承和创新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激发新区乡村振兴新动力,推动新区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调研组第一站来到郴州市嘉禾县塘村镇砠背村,在嘉禾县政协、塘村镇干部以及砠背村村委的陪同下,重点对该村千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工作情况展开调研。据介绍,砠背村系省级乡村振兴重点村,内辖5个自然村,共684户,2319人,农田1400余亩。今年年初,该村申请实施千亩农田高标准建设“小改大”项目,前期已投入资金299.6万元,用于建设标准排渠、灌渠、田间道路等内容。通过将小田改大田后,整个片区田块集中连片,构建了“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农机便、无污染、产量高”的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40亩,年均新增产粮能力5.5万公斤,增收68.2万元。

                 

  “小改大”项目的实施,一是有利于农业产业规模化、现代化经营发展;二是有利于大户承包经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三是有利于打破老旧田土边界概念,杜绝村组土地纠纷;四是有利于增加村组集体及农户的实际收益;五是有利于提升农户集体意识和大局意识。该项目调研为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村集体经济收入等提供有效路径和参考。

  调研第二站来到嘉禾县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金山水厂。近年来,嘉禾县委县政府坚持问题导向,立足长远,着眼发展,先行先试,大胆探索,打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工程累计投资8.58亿元,建成供水工程7处,铺设输配水管道6700余km,覆盖城乡40余万人,实现行政村供水全覆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形成“四同三化”的城乡供水一体化模式,即同水源、同水质、同水价、同服务,管理专业化、调度信息化、收费智能化。

    

  据了解,金山水厂供水来源来自金山水库,设计日供水10000立方米/天,供水范围涉4个乡镇。调研组一行对金山水厂进行全面参观,了解金山水产制水全过程,入户到农户,并与农户进行深入交流。嘉禾县通过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实现区域自来水全覆盖,让全县居民喝上干净、安全、便利的自来水。借鉴嘉禾县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经验做法为新区农村饮用水保障工程提供思路。

  调研组随后赴永州市宁远县对古村落文旅结合项目开展学习调研。在湖南与广东交界的地方,有一个叫做琵琶岗的地方,村前溪水长流,村后青山依衬,林茂景幽,青山绿水怀抱着一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落,因其后山一山岗形似琵琶而得名,虽然村子不大,但地理位置却很特殊,商贾脚夫从广东经蓝山古挑盐大道进入湖南的必经之地,湖南的布匹、丝绸、桐油、花生运往广东都通过这里;广东的食盐、海产品转运到湖南各地也要经过这里。

    

    

  通过与镇、村干部座谈交流与实地考察,了解到作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琵琶岗古居民群得到县镇村的高度保护,在尽可能不破坏原有古建筑的基础上,融合当地古文化特色,推进旅游发展,吸引外来参观、学习的游客与日俱增,带动当地集体经济发展。

  此次调研活动的开展,让同行委员们受益匪浅,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和掌握其他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饮用水保障以及古村落文旅结合等方面的有效路径和方法,为委员们在新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实施的建言献策上提供新思路,全力助推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天元区政协农业组

作者:农环委    编辑:龚寻芳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