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履职成绩单】市政协委员学习联络委员会:打造创新履职工作品牌 架起委员与界别群众的“连心桥”

  2024年,委员学习联络委员会紧紧围绕省政协“1453”履职总要求,按照市政协党组、主席会议的统一部署持续发力,主要有以下工作成效。

  一、搭建学习平台强素质

  一是深化委员大讲堂。围绕经济、科技、文化、法律等主题内容,持续深化委员大讲堂品牌建设,今年共举办五期委员大讲堂。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读书活动,组织委员在政协云书院“湘潭市政协‘书香莲城’读书群”开展学习交流、分享。

  二是用好委员培训基地。今年,在韶山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建立湘潭市政协委员培训基地,并于5月举行了授牌仪式。在委员培训过程中,注重融入政协元素,进一步挖掘利用、优化整合各类教学资源,不断提升委员培训阵地建设水平。

  三是用活委员读书品牌。线上线下相结合组织开展好2024年委员读书活动,今年以来,组织委员们在政协云书院读书群积极交流分享读书体会,参与读书交流发言4200余人次。6月,承接省政协委员读书活动,市政协副主席周长林同志在读书活动上进行“乡村振兴”主题分享。

  二、搭建履职平台创特色

  一是委员工作室活起来了。今年以来,对全市131家委员工作室开展全面走访,起草并下发了《委员工作室建设运行工作调研报告》《湘潭市政协委员工作室建设管理办法》。新建了航天科技委员工作室、环资界委员工作室和湖南工程学院“卓越 领航”高校委员工作室。今年8月,“传承红色基因”韶峰委员工作室与上海浦东新区政协东乡源世界风政协委员工作室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

  二是“潭事好商量”履职品牌火起来了。持续打造“潭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履职工作品牌,有力助推解决基层“小事”、群众“身边事”,今年以来,开展潭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活动239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63件。全市各级政协委员参与协商议事2629人次,群众参与1673余人次,部门单位参与478个次。如市政协民进界别委员工作室结合社区希望参与共建共管所在辖区的红色旅游资源的诉求,召开以“发展红色研学 赋能社区经济”为主题的“潭事好商量”协商活动,邀请市、区相关部门参会,商讨解决方案,打造以爱党、爱国、爱军为主题的红色研学线路,促进街道文旅产业和社区经济发展,该事例被人民政协报专题报道。

  三是创新履职品牌打造亮起来了。开展“比创新、求实效、展风采”履职创新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举办汇报展示活动,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长吴志雄和市政协主席杨真平同志出席活动并讲话,通过演讲和演示的方式,27个优秀案例生动地展示了市政协各界别、各县市区政协的履职成果,形成了优秀履职创新案例集锦。开展“界别活动周”“委员活动日”活动,今年以来,全市委员工作室共开展宣传宣讲等各类活动131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57条,为民办实事132件。各委员工作室共开展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526次,解决具体问题481个,共同守护好湘潭生态环境。

  三、加强队伍建设强服务

  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加强与所联系界别的联系和工作联动,5月与所联系的民进界别委员一起赴湘潭县、湘乡市等地,就“农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开展民主监督调研;7月,就市政协专委会督办的重点提案《关于加快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提案》办理情况进行实地调研督办。协助分管副主席到联系的巴江村做好乡村振兴的相关工作,为点上争取资金100余万元;协助走访联系的委员企业,做好“当好三员”助力招商引资工作。

  二是加强基层政协工作。9月24日举办全市乡镇(街道)党(工)委专职副书记和政协专干培训班,开展了两堂专题授课。15名学员代表就如何履职交流了各自的实践经验和创新做法。真平主席亲自主持结业仪式,为学员们加油鼓劲,长林副主席对发言的15名学员代表进行了精彩点评。

  三是加强政协委员联系联络和自身建设。做好住潭省政协委员服务。年初,组织37名住潭省政协委员参加省政协十三届二次全会。根据省政协相关文件要求,为3名省政协委员发放了履职经费和误工补助,为他们履职提供更多便利。加强第四履职党支部建设。定期召开会议和开展调研视察活动,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认真做好联系界别工作。多次主动走访民进界别、特邀3组政协委员及委员所在企业、单位等,实地了解委员履职情况、思想动态及困难问题等,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和工作指导。

  四是加强专委会自身建设。年初组织召开全市政协委联委工作会议。建立委室工作碰头会制度,对工作定期进行总结和铺排。加强对外交流,全年接待外省、市政协来潭调研7批次;10月,由真平主席带队赴上海浦东新区开展学习考察,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和做法。加强与省政协对口委室的联系和加大对县市区政协对口委室的指导。多次召集县市区政协对口委室安排部署有关工作,有力保证“潭事好商量”、委员工作室开展改善生态环境民主监督等各项重点工作顺利完成。

  来源:市政协委员学习联络委员会

   编辑:王燕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