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召开十三届三十次主席会议。
7月22日,湘潭市政协召开十三届三十次主席会议,开展“助推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难题,推动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专题协商。这既是市政协落实省政协“1453”履职总要求、服务中心大局的重要举措,也是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搭建发现问题、共商对策、凝聚共识平台的具体实践。
当天,政协委员、企业代表带着调研中发现的产业链堵点、政策落差等问题,与政府部门展开深度对话。这场由市政协搭建的协商平台,正以“穿透式”解题思维,推动湘潭营商环境从“能办”向“好办”跃升。
把脉问诊——
穿透式调研揭开发展“遮光板”
近年来,湘潭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聚焦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持续擦亮“湘潭服务、相当专业”营商环境金字招牌,我市连续四年获得省政府表扬激励。
但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今年上半年,湘潭市工商联、湘潭市浙江商会组织开展了以“我爱湘潭我的家”为主题的走找想促“三听三问”民营企业调研活动。调研组实地走访了涵盖装备制造、医疗器械、工业地产、电子信息、物流服务、现代农业等领域的19家民营企业,通过“问困难、集诉求、征建议”,“扫描”出制约民企发展的几大“病灶”:产业链协同不足、惠企政策执行存有落差、医疗器械产业园同质化竞争等。
“我们针对企业集中反映的共性诉求,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做法,提出解决措施建议,形成‘助推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难题,推动全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调研报告。”市政协常委、调研组组长陈平表示,这份沉甸甸的调研报告为靶向施策提供精准导航。
开出“药方”——
政企对话催生改革“组合拳”
“工业地产项目基础建设配套费政策执行中存在矛盾和问题,可否在园区中试点改革予以解决?”民营企业家代表提问。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当即回应。
“能否优化资源配置,避免医疗器械产业园内同质化竞争?”政协委员提问。湘潭经开区新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现场答疑。
“建议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服务进一步提升。”政协委员建议。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现场答复。
……
协商会现场上演"问题击掌",协商氛围融洽而热烈。这种"企业点题、委员议政、部门答题"的互动模式,催生出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对策:搭建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平台,优化工业地产基础建设配套费惠企政策,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园差异化发展、补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等。
凝聚共识——
打造营商环境“引力场”
协商会不是终点,而是优化营商环境的起点。
“为了开好协商会,调研组与企业进行深入研讨。”“专题协商前一天,住建部门特意组织召开行业座谈。”“调研报告中提出的意见建议,我们虚心接受、全盘接收,全力补齐短板提优弱项。”……政协委员、企业家与政府部门同题共答,聚焦政策落地“时差”、服务需求“温差”、企业获得感“落差”等深层次矛盾,重构协商机制,寻找问题症结“最优解”,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努力推动“纸上红利”转化为企业“账上效益”,将“营商”打造成“赢商”的湘潭硬实力。
来源:湘潭日报·新湘潭客户端 陈静
作者: 陈静 编辑: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