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7日至7月4日,我有幸参加了全国政协第139期地方政协干部(委员)培训班,聆听了“人民政协论坛”赖明副秘书长等六位专家教授的专题理论讲座,参与了一次现场教学、两次分组讨论、一次优秀成果交流。学习期间,我严格遵守纪律,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真正实现了从领导身份到学员身份的转变、从工作状态到学习状态的转变、从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的转变。为期8天的集中学习,也使我对新时期的政协委员如何科学建言献策、尽心履职履责有了新思考。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心得体会。
一是应把握政协委员新定位。新时代赋予人民政协工作的新方位新使命,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政协委员的工作也越发“专业”,要求我们无论是从思维、方式等方面都要做到专注大事、专注重点、专注热点、专注难点、专注特色、专注细节、专注落实,深入贯彻执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要“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指示。新时期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主要方式是建言献策这一点没有变,但是,有些建议正确且被采纳,有些建议正确但未被采纳,有些建议不当未被采纳,这些都需要咱们正确认识和对待。
二是应紧贴时代发展新需求。政协委员应该积极关注国情省情市情校情本情,明确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新要求。唯有如此,才能提升建议的针对性,科学性合理性。本人来自高校社科界别,先后担任教务处副处长、社科处处长、人事处处长,学科专业背景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因此,一方面,我特别注意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人才培养环节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从人才培养各环节进行探索与实践,努力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我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本职岗位特点和时代需求特色,先后提交了《关于推进湘潭地方新型智库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快推进湘潭市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的建议》《关于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湘潭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建议》《关于推进《莲城人才行动计划》落实的建议》等四个提案,聚焦地方特色专业智库建设、图书馆与档案馆的公共文化服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稳定等主题建言献策。
三是应创新建言献策新方式。在报送提案、会议发言、撰写调研报告等传统参政议政方式基础上,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技术、空间和成本上的优势,坚持“界别+”的工作理念,多渠道、多层次的开展网络协商座谈会,进一步拓展协商民主的深度和广度,深化政协各部门间的协同性。同时,对于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话题,也可通过网络调研的方式,多方面了解基层群众的真实想法,提高建言献策的准确度和群众对于政协的信任度。
作者简介:王协舟,湘潭大学教授,人事处处长。
作者:湘潭市政协管理员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