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履职创新优秀案例展播(四)| 民革界:“小”协商助力交通安全“大”民生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总结推广创新经验,打造精品履职品牌,推动全市政协组织互学互鉴、共同提升,激发县市区政协、市政协各界别和委员的履职热情和工作活力,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市政协面向全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开展了“比创新、求实效、展风采”履职创新优秀案例汇报展出活动。27名来自不同界别和各县(市)区政协的委员和委员工作室工作人员进行了精彩展示,现择优予以展播。

  民革界:“小”协商助力交通安全“大”民生

  汇报人:王亚芬

  去年,市政协民革界别委员工作室依托“潭事好商量”工作平台,针对板摄路口单侧人行道堵塞问题,开展协商议事取得了良好成效。

  第一篇章: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委员工作室接到群众诉求后,立即组织现场踏勘。

  大家可以看到:板摄路口靠近吉安路一侧的人行通道被绿化带堵塞,摩托车、行人必须直接进入机动车道,安全风险大。

  而这个地方是板塘大道、河东大道及吉安路三路交汇之处,是特殊学校及金耐社区进出的主要出入口,也是板塘片区到湘潭县、湘钢、湘机以及双马工业园区往来的必经之地,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人流车流量大。

  委员调查时,一位居民挽起裤腿,指着一块还没愈合的伤疤,反馈就是在此处摔伤的。特别在晚上,一不小心,连车带人直接冲入绿化带,绿化带水泥护栏上,全是来不及刹车的轮胎印,群众意见很大。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委员们达成一致共识:将此作为年度“潭事好商量”的工作议题,全力推进该问题的解决。

  第二篇章:民有所盼,我有所为

  为了推进事情的解决,委员们提交了《打通断头路,确保板摄路口吉安路一侧行人安全的建议》,并提出3个解决方案;

  市住建局高度重视,组织专业人员现场察勘,但因此处系交叉路口,管网电气线路复杂而难以施工。

  委员工作室再次邀请市政协人资环委、提案委、市住建局等相关领导现场办公;

  市住建局向市政府提交了《关于拉通吉安路至板摄路口非机动车道的请示》,市政府办、市优化办组织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到现场察看。根据市领导的要求,市住建局联合规划、城管、交通、电力、高新集团、市建筑设计院、交警以及沿线业主单位多次进行实地踏勘,前后组织4次会议对设计方案进行了研讨修改。工程预算经费从最高时2200万,降至最终确定的施工经费20余万。

  经过多方努力,目前该工程已竣工,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第三篇章:凝聚合力,担当作为

  自“潭事好商量”工作启动以来,民革界别委员工作室先后围绕困难群众就医,液化气钢瓶检测、城市道路畅通等民生实事,积极开展灵活、多样、小微的协商议事活动。通过这个案例,深深体会到:

  一是协商议事体现“民生实事”。

  群众利益无小事。这个案例,切口很小,却事关百姓出入平安的大事,是百姓呼声很高的急事,同时也是多年没能解决的难事。“潭事好商量”就是要紧盯界别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突出界别特色,发挥委员专长,主动联系和服务界别群众,让协商议事商出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

  二是协商议事体现“凝聚合力”。

  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堵塞或为“断头路”,虽事小但难解决。这个案例,涉及规划、城管、交通、电力、电信等多部门,还存在土地征收、企业改制等历史遗留问题,需要多部门协同,凝聚共识。此次问题的解决,就是得到了市政协、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以市住建局为首的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

  三是协商议事体现“担当作为”。

  这个案例,在协商过程中,因施工环境复杂、所需资金过高等因素,数次面临夭折。但每次都得到政协相关领导的关心与支持,在委员们不懈的坚持下,最终实现了与相关部门的同频共振、良性互动,实现了让协商议事成果与人民群众共享。

  我们相信,在市政协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全市委员们的积极参与下,“潭事好商量”一定能成为湘潭政协履行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成为助推解决基层“小事”、群众“身边事”的响亮名片。

   编辑:王燕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