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总结推广创新经验,打造精品履职品牌,推动全市政协组织互学互鉴、共同提升,激发县市区政协、市政协各界别和委员的履职热情和工作活力,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市政协面向全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开展了“比创新、求实效、展风采”履职创新优秀案例汇报展出活动。27名来自不同界别和各县(市)区政协的委员和委员工作室工作人员进行了精彩展示,现择优予以展播。
工会界:创新“五在楼栋工作法”,让社区治理“最后一米”走稳走实走长久
汇报人:颜秀芝
各位领导、同仁大家好,我是工会界别的颜秀芝,同时也是雨湖区和平街道吉利社区的党委书记。
吉利社区是一个开放性回迁型社区。所谓回迁型,就是当地农民因拆迁就地组建而成的社区。社区9.6平方公里,下辖五个区块党支部,有48家企业,4567名流动人口,8782名拆迁人口占社区总人数13579人的64.67%。他们的主要经济来源是通过自己创业、企业就业、房屋出租等方式来满足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就要求我们重点关注失地农民的精神安置,社区从2011年成立以来,就一直沿用着用活动凝聚人心的举措。每年都有在社区开展大型的春晚及邻里和谐节。她的特点是社区只搭建平台,活动所有的资金来源,内容及流程。都是通过召开民情恳谈会协商而来。故吉利社区把人民民主协商贯穿到社区治理的全过程,也是社区的一大亮点。2015年社区通过民主协商制定了吉利社区居民公约其中六必奖,两必罚的监督和奖惩机制,为社区自治激活了一池春水。
在此之前,很多人都说吉利社区的治理好,好在哪里,我们也说不出一个理所然。2023年8月,区委段书记来社区指导工作。我们向书记做了一个简要的汇报,书记给予肯定的同时,并告诉我们,吉利社区现行的治理举措与雨湖区全面推行扁平化1.0版的内容有着不谋而合默契关联。书记叮嘱我们一定要继续深耕扁平化实践,将吉利社区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基层示范社区。
2023年吉利社区社会事务移交到雨湖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由雨湖区政法委书记刘亚军联点吉利社区,刘亚军书记在联点工作中给了我们许多可实施的基层治理建议。至此吉利社区的基层治理得到了大幅度地转变。
一是治理格局的变化。从过去政府全方位的包办型的管理模式,打造了基层治理共同体的格局。打破了社区等、靠、要的惯例,2024年成立物业公司,上半年完成经济收入48万元,完成了60%拆迁户的卫生费的收缴。2024年上半年社区运作经费下浮了15%,物业的运作经费下降了10.08%。
二是治理主体的变化。从单一变成了多元,实施了1十N十1的管理模式。一是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组成的区块治理员队伍,n就是社区以前五好人员加楼栋长邻里长组成的协理员队伍后面的一是两代表一委员组成的区块监督员队伍。这样就理清了三股人员的职能职责,区块治理入户图是三股人员的入户地图,所有的区块治理资源及楼栋长的公示栏就是三类人员的干事表,这样一来就理清了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的关联,入户图能让三股人员第一时间找得到被服务者的具体位置及电话号码,干事表能让被服务者第一时间能够找得到解决问题的人。这样一来减少了服务层次,提升了治理效能,实现了扁平化便民利民的原则。
三是治理方式的创新。吉利社区创新了五在楼栋工作法,一是政策宣传在楼栋。二是信息收集在楼栋,三是问题发现在楼栋,四是环境治理在楼栋,五是暖心服务在楼。五在楼栋工作法的五在是相辅相成,一脉相连的,要从上面的1理顺了,后面的4就不会偏离方向或失去重心。至于治理成效如何,请大家看几则留言。
讲到这里我的演讲即将结束,但我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与大家分享,2024年吉利社区打造了服务型加经济型的社区建设,2025年,吉利社区实施“服务型+经济型”社区建设模式,计划筹建一站式现代化党群服务中心,在新阵地一楼大厅打造社区电子商务平台,将数字经济引入社区,让居民群众拥抱现代科技,在聚集周边产业的同时,尽量满足社区及周边居民生活所需,平台可买可卖,一旦建成可以弥补1.5万拆迁人口没有农贸市场的痛点,既便民又能发展社区集体经济。现如今的我深刻感受,地球是圆的,世界是平的。管理是层级式的,治理是扁平化的,扁平化治理作为一种服务态度、统筹手段、科学方法构建起立体的,繁荣的、多彩的大社会,吉利社区将持续深化扁平化治理实践,推进扁平化治理走深走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湘潭贡献力量。
编辑: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