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文史|怀素故居绿天庵

1、怀素生平。怀素,字藏真,湖南零陵郡人。主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立于德宗贞元十五年(799)。自幼出家为僧,其后一直以僧自称。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张旭齐名。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他也能做诗,与李白、杜甫、苏涣等诗人都有交往。好饮酒,每当饮酒兴起,不分墙壁、衣物、器皿,任意挥写,时人谓之“醉僧”。他的草书,出于张芝、张旭。唐吕总《读书评》中说:“怀素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宋朱长文《续书断》列怀素书为妙品。他的草书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圣母帖》、《论书帖》、《大草千文》、《小草千字文》《四十二章经》、《千字文》、《藏真帖》、《七帖》、《北亭草笔》等。其中《自叙帖》是流传至今的书法史上狂草第一名作,对后世影响极大。其中《食鱼帖》极为瘦削,骨力强健,谨严沉着。米芾《海岳书评》:“怀素如壮士拨剑,神采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唐代诗人多有赞颂,如李白有《草书歌行》,曼冀有《怀素上人草书歌》。

2、故居介绍。怀素故居绿天庵,位于湖南永州市零陵区高山寺大雄宝殿后侧,是他早年居住用芭焦作书的故址,也是他出家修行和练字的地方。怀素幼年出家为僧,酷爱书法。因贫无纸,便种植一片芭蕉,以蕉叶代纸,每次挥笔数千张,相传秃笔成冢,洗墨成池。后人因庵内外芭蕉成林,绿荫如云,故将此庵称为绿天庵。

此庵始建年代不晚于中唐。清康熙初重建,乾隆年间曾加维修,咸丰二年(1852)毁于战火。同治元年(1862),知府杨翰重建。有正殿一座,上为种蕉亭,左为醉僧楼,另建书禅精舍,舍旁储怀素所书诸碑。至民国38年(1949),种蕉亭、醉僧楼、书禅精舍、佛殿已难睹旧貌,剩下的正殿也于1981年被芝山医院修建时拆除,现仅存风化剥落严重的清代摹刻的怀素草书“千字文”贴碑一块及绿天蕉影遗址碑。怀素故居绿天庵及墨池和笔屡建屡毁,现在其北建怀素公园以纪念。

作者:郑运德    编辑:王先均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