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里,走进冷水滩区同乐滩村,乡村道路宽敞平坦,太阳能路灯整齐排列,金黄的油菜花竞相绽放,与错落有致的村庄、绿意盎然的田园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宜居宜业、生机勃勃的乡村画卷。这一切离不开冷水滩区政协的十年深耕,让昔日的省级贫困村实现了华丽转身。
图为同乐滩村村庄道路(周丽艳摄)
同乐滩村由原铜锣滩村与八亩丘村合并而成,合并初期,面临诸多困境。“当时同乐滩村基础设施薄弱,是全省5个不通路的村子之一,村民间时常发生矛盾,村集体经济近乎为零。”同乐滩村党支部书记魏大勇回忆道。冷水滩区政协驻村工作队2016年进驻后,深入田间地头、村民家中,与群众促膝长谈,详细了解村庄在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方面的短板,以及村民在生产生活中的迫切需求,精准掌握制约村庄发展的关键问题,为后续工作找准方向。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冷水滩区政协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全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短短几年,村里13.5公里的道路完成硬化,3万多米自来水管铺设到位,7台变压器和400盏路灯的投入使用……“这几年,我们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出行困境,解决了饮水问题,村里夜晚也亮起来了。”村民唐翠萍露出满脸笑容。基础设施的改善,不仅方便了村民,也为产业引入、乡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更悄然拉近了两村村民间的距离,凝聚起发展合力。
图为同乐滩村村级服务平台(周丽艳摄)
如何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为实现村民增收、壮大集体经济,冷水滩区政协发挥自身优势,邀请农业专家为同乐滩村“量身定制”产业发展规划,探索“党组织+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先后引入了光伏发电、蛋鸡养殖、特色水果种植等产业项目,想方设法培育和壮大优势产业。“村里的蛋鸡养殖和特色水果让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但是有周期性,市场行情不够稳定,目前光伏发电项目能稳定给村集体带来每年近5万元的纯收入。”同乐滩村党支部副书记魏俊军感叹,“有了村集体收入,村里就有更多资金投入到乡村建设和环境整治中,改善村庄环境,提升村民生活品质。”冷水滩区政协主席艾祥柏表示,下一步将充分发挥政协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鼓励和支持政协委员深入村组,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愿望,积极推动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事,在履职为民中积极展现政协担当作为。
作者:黄丽英 编辑:王妙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