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去年3月份,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正式启动,北京率先开展试点工作,成果突出。截至目前,南京、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获批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
北京市:2021年3月初,北京证监局发布通知,称证监会决定在北京地区开展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工作,根据试点工作安排,组织开展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北京)项目征集;11月份,北京证监局、北京金融监管局公布了首批拟纳入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的16个项目名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12月末,上述16个项目正式启动试点。首批纳入试点的16个项目中,牵头申报单位包括4家市场核心机构、4家证券公司、5家基金管理公司、1家信用评级机构以及1家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运营机构,联合申报单位包括多家市场核心机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银行及科技企业;技术应用涉及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安全多方计算、联邦学习、云原生、信创等复合交叉技术应用;业务场景包含了智能投顾、智能运营、智能交易、智能风控、智能营销等资本市场各类业务领域。
试点项目优势突出,创下多个“首次”,目前正稳步推进且已有两个项目应用于多家券商。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牵头申报了“基于隐私计算的债券估值体系建设项目”。目前,该项目进入需求分析和开发阶段。近期开展了几次项目研讨会,从实际业务场景出发,有序推进项目落地实施。这是国内估值领域首次运用隐私计算方法,实现多元化数据的“可用而不可见”。该项目将中诚信集团长期积累的信用分析能力用于估值领域,有利于更准确地评估债券价格,建立多样化的债券估值体系建设。
北京共识数信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联合申报单位,参与了“基于区块链和隐私保护技术的行业风险数据共享平台项目”“基于区块链的证券业务电子签约与存证服务平台”两个项目。共识数信董事长王毛路表示,目前,上述两个项目正在平稳有序推进中,现已应用于多家券商。共享平台已应用于4家券商,服务平台也应用于财通证券等多个券商,未来这两个平台有望推广到全行业应用。共享平台将多方安全技术用于金融数据共享,是首个获得监管部门认可且以试点方式进行行业级示范的相关应用。后期将扩展至更多机构及业务场景,以促进行业数据共享生态建设,强化证券公司合规风控能力,保障证券行业金融安全。服务平台服务于私募管理人、托管人、代销机构等多个主体,满足监管部门的业务适当性要求和合规流程,同时用穿透的方式实现实时监管报送,开创了区块链技术为监管赋能的新组织方式。
王毛路表示,在科技人才集中的重点城市进行创新试点,是一项非常有价值、有必要的举措。很多新技术带来业务服务和组织形式的变化,使得监管对象趋于复杂化,增加了监管难度。同时,通过金融科技创新试点的方式可以摸清诱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潜在因素,提高监管服务能力和效率。
南京市:南京为继北京之后全国第二批获证监会批准纳入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范围城市之一,该试点也是南京首个国家层面的金融改革创新试点。1月12日,南京召开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工作部署推进会,标志着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侧重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资本市场各业务领域实现科技赋能,以服务实体经济、提升市场效能、强化合规风控、增强监管能力、保障金融安全为应用导向,促进资本市场数字化发展。
近年来,南京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态势,经济金融实现良性互动,金融科技发展基础坚实。此次试点批复将进一步推动金融改革发展,促进实体经济与金融深度融合,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南京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提供强大动力源。
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表示,试点接受属于江苏证监局辖区,且注册登记地或者主要办公地在南京的试点机构申报,包括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证券期货服务机构、区域性股权市场运行机构、基金托管机构及其他中国证监会认可的机构。此外,在宁有重要分支机构的全国性机构以及为证券期货业提供服务的审计、法律专业机构也有望加入申报主体范围。南京已为此成立专项工作组,将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要求开展试点项目申报遴选等相关工作,积极稳妥推进试点各项工作开展。力争到2023年8月,形成一批可总结推广、具有南京特色的试点项目实践经验。
为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发展,南京还拿出了“硬支撑”,配套了政策奖励和弹性监管机制。今年市委1号文件中已明确,在南京市金融创新奖中增设资本市场金融科技专项奖励,对转为常规运营的试点项目给予奖励,同时,在做好风险防范安排的前提下,对试点项目适度提升监管弹性。试点工作还将设立试点辅导阶段,专门面向暂未找到试点机构联合申报试点的科技企业,辅导阶段出具的结论原则上予以采信。
专家分析:
欧科云链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蒋照生:新一代信息技术浪潮席卷下,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既满足市场需求,又顺应行业转型升级趋势。随着金融科技赋能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将为实体经济提供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增强金融服务的安全性和普惠性。
蒋照生表示,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应在依法合规、有序创新、风险可控的基本前提下,按照各地资本市场实际情况出发,把握好服务地方监管、促进特色发展、防范化解风险的内涵,着力打造创新型资本市场发展样本。
编辑:邓骄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