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加速度”,助推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硬举措”

“相关部门要充分吸纳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将其转化为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服务效能有力提升的过硬举措!”6月30日,在益阳市政协“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首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上,中共益阳市委书记瞿海当场表态。

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是做好“六稳”工作,实现益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如何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在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同时给企业吃下“定心丸”,帮助企业恢复和稳定信心,促进益阳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今年初,益阳市政协决定将“打造最佳营商环境,促进益阳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2020年度常委会重点调研课题之一。3至4月,市政协成立调研组,深入安化、桃江、赫山等地和市直有关部门,通过广泛座谈、走访相关企业和职工代表、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接下来的议政性常会议做足了功课。

议政性常委会议上,委员们和市委市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踊跃发言,积极协商建言。招商引资是体现营商环境的“窗口”,护商安商能力是检验营商环境的“试金石”。招商引资工作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仍存在招商引资项目不能完全履约到位、产业链招商不优、大项目不多和招商项目落地慢等方面的问题……

市政协常委张晓云认为,只有分类施策开展服务,对存量企业,各部门、行业秉承爱商护商理念,经常倾听企业呼声、帮助化解难题,防止项目外流;对签约项目,实行干部驻现场“一对一”服务制度,涉商涉企重点部门与商务部门加强衔接,用地、拆迁、立项、规划、报建、招投标、竣工验收等部门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项目签约后即开展跟踪服务,才能使营商环境有更大的改善。

融资难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问题,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绝大多数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信贷支持,制约企业发展。市政协常委匡卫阳建议,要加大调研和企业资金需求调查工作力度,全面掌握和了解企业的资金需求情况和融资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强与金融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对一些成长前景好、市场销路好、成长性强的民营企业,金融机构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

“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加强对执法的监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要进一步规范涉企检查,”市政协常委杨茜娓娓道来:要对涉企检查进行清单管理,每年初编制涉企检查计划,将“双随机、一公开”作为市场监管的基本手段和方式,除特殊重点领域外,原则上所有行政检查都应通过双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取代日常监管原有的巡查制和随意检查,形成常态化管理机制。

市政协常委黄众志建议,优化营商环境首先要从优化园区营商环境上下功夫,加快简政放权,坚持“刀刃向内”,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推动由行政分权向市场放权转变,由部门放权向社会放权转变,简化流程,提升效率。

议政性常委会议上,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委员提出的问题作了应答,并当场表达了狠抓整改落实的态度和决心。市政协常委、安化县金玲商贸公司董事长周金泉说:“聚焦一个问题,让相关单位都参与进来,深入探讨,凝聚共识,这样的议政性常委会议,开得真过瘾。”

市政协主席刘丽华表示,本次议政性常委会议不仅畅通了委员知情明政、参政议政渠道,将委员意见建议直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增强了委员履职协商推动展的动力,也为市政协下一步开展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市政协将充分发挥联系面广、代表性强的优势,深入宣传解读党和政府鼓励、支持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举措,营造支持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通讯员丨李保  姚勇刚

推荐
评论
      欢迎发表你的观点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