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地药材创新发展,要聚焦道地药材资源普查与区划、种植技术创新、标准化体系研制、功效挖掘与开发四个方面。
一是开展湖南省中药资源普查,查清道地药材的资源,在重点产区建立动态监测体系,及时掌握道地药材生产情况,建立湖南省中药资源数据库。遴选发布《湖南省道地药材目录》,制定湖南省中药资源区划与道地药材种植区域指南,优化全省中药材种植的品种与区域布局。
二是收集、保存、鉴定茯苓、玉竹、黄精、杜仲等道地药材优良种质资源;建成中药资源试验基地,开展优良种质创制研究;创新“林下种植、拟境栽培、立体套种、矮化造林”等生态种植模式,优化道地药材种植模式,在64个示范基地示范推广。
三是建立茯苓、黄精、杜仲等药材标准化体系,发布6个道地药材标准以及道地药材种子种苗、生产加工地方及团体标准17项,制定《中医药·茯苓》国际标准,促进道地药材国际化发展。制定35种道地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促进“优质优价”机制形成,形成了“技术标准—服务体系—示范推广”高品质药材全链条技术体系。
四是提出“生物特性—物质基础—药理活性—谱效关系”多维评价模式,阐释道地药材品质形成机制,挖掘潜在功效。集成仿生提取、绿色加工、生物发酵等关键技术,提升道地药材加工效率与产品品质,挖掘道地药材多元价值,以黄精为基础开发12款功能食品、创制中药新药,建立道地药材可持续利用研究技术体系,初步形成“资源—技术—产品—产业”闭环式创新链,打造具有湖南特色的道地药材高值化开发与利用体系。
整理 | 政协融媒记者 唐静婷
编辑:邓骄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