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之源,楚尾粤头;南岭风来,首拂蓝山。
作为湖南向南开放的南大门,近年来,蓝山县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开放之姿、创新之势,书写了向南向海向外的发展新篇。
党委有所呼、政协有所应,党委有所盼、政协有所为。蓝山县政协牢牢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新使命新要求,围绕县委决策部署,持续聚焦“一主一特”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文旅融合、机制创新等方面,不断深化“1453”履职实践,以政协之为服务全县发展大局。
持续履职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蓝山县坚持打开南大门、拥抱大湾区,深耕皮具、箱包、玩具“一主一特”产业,奋力打造中国皮具箱包创新之都、玩具产业中国智造之都、知名品牌汇聚培育之都。
蓝山县政协调研组在政协委员企业调研。
聚焦“一主一特”产业发展,县政协创新成立了优化营商环境和皮具箱包特色小镇2个特色委员工作室,进一步拓宽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的渠道和平台,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皮具箱包特色小镇建设,助推招商引资,吸引湘商回故乡、建家乡。
与此同时,县政协先后将“大力推进皮具箱包产业链建设”“加强蓝山物流园建设,助推‘一主一特’产业快速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课题列为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课题。调研组深入县直相关部门及企业展开现场调研,召开调研座谈会,梳理汇总各方意见建议,形成调研报告和建议案呈县委、县政府决策参考。
2025年春节刚过,永州市政协发出“唱响光明论,冲刺一季度”倡议,蓝山县政协积极响应,向广大政协委员发出倡议。主席会议成员分别带队前往企业、项目工地开展“走基层·访企业·送温暖·促发展”走访活动,调研企业复工复产、项目开工建设情况,面对面了解惠企暖企政策落实情况,倾听企业发展诉求,助推协调解决融资、用工、项目建设等问题26个,不仅为企业送去发展的“及时雨”,更坚定了企业扎根蓝山的信心,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开展民主监督助力打造生态名片
近年来,蓝山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县政协坚决扛牢保护湘江源头的政治责任,持续巩固湘江源头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助力打造“湘江源头”“千年鸟道”两张生态名片。
围绕打造“湘江源头”生态名片,2023年,蓝山县政协充分发挥政协优势,推动民主监督活动有力有效开展,主席会议成员带队到重点企业、项目工地、乡镇开展监督60次,摸排问题39个,下发监督建议书20份,督促解决问题21个。同年9月,蓝山县政协与处于湘江之尾的岳阳市湘阴县政协,联合发起“我爱母亲河,共护一江碧水”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活动,获得广泛关注。2025年1月至4月,蓝山县水环境质量在全省排第一。
成群的白鹭飞翔在蓝山县的田野上空。
蓝山地处南岭山脉腹地,是候鸟南北迁徙必经的“千年鸟道”。2024年9月25日,县政协召开“有效落实常态长效机制,努力打造‘千年鸟道’生态品牌”专题议政性常委会协商会议。10月16日,省政协人资环委率7个市州政协人资环委负责人到蓝山开展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调研并召开座谈会。2024年10月和2025年4月,蓝山县政协组织承办“让候鸟飞”永州(蓝山)·清远(连州)政协保护候鸟省市县三级联动专项民主监督活动,为更好擦亮“千年鸟道”生态名片凝聚了智慧和力量。
聚焦“千年鸟道”保护,蓝山县政协持续深化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在今年湖南省第44个爱鸟周期间,组织委员会同相关职能部门、社会组织等工作人员,深入企业、乡镇、村社区开展入户宣传、知识讲座、清滩净滩等爱鸟护鸟系列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开展讲座10余场,惠及群众5000余人次,切实增强群众护鸟意识,为迁飞候鸟“保驾护航”。
为文生旅融合发展汇智聚力
承九嶷朝晖,接湘水灵气。蓝山作为汉唐古邑,兼具良好的生态环境禀赋和历史文化底蕴。
近年来,蓝山县坚定不移走文化、生态、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道路,创新打造了“湘江源头·神美蓝山”文旅新IP,春赏花、夏避暑、秋观鸟、冬玩雪的文旅融合新格局基本形成。
蓝山县云冰山景区。
蓝山谷的红枫、塔下寺的晚钟、湘江源头的清流、云冰山上的云雾……县政协积极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将“充分挖掘我县文化资源,助推全县文生旅融合发展”列为县政协2025年度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协商课题,撰写关于探索文生旅融合发展“蓝山路径”的调研报告,助力蓝山文生旅融合发展。
不仅如此,蓝山县政协还创新成立了云冰山和守护湘江源两个特色委员工作室,委员们纷纷为蓝山文生旅融合发展出谋划策、建言资政,助力云冰山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打造知名旅游品牌。截至6月底,云冰山2025年已接待游客72.3万人次。
队伍建设推动履职提质增效
为落实省政协“1453”履职总要求,蓝山县政协对标省、市政协出台了“三个方面保障机制”,强化“两支队伍”建设,推动履职工作提质增效。
旗帜引领方向,党建凝聚力量。蓝山县政协创新“1+4”党建工作机制,即“政协党组+机关党组+机关党支部+委员工作室履职党支部+党建指导员”,通过党组带支部、支部带界别、党员带非党、党建指导员带委员,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两个全覆盖。
为打通基层协商“最后一公里”,蓝山县政协结合实际提出“界别联组(乡镇)委员工作室+社区(村)+小区+企业联系点”的委员工作室“3+服务”模式,促使委员工作室实现“务虚向务实、被动向主动、上访向下访”三个转变,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协调解决群众急难愁盼。2024年,结合“走找想促”活动,县政协主席会议成员深入联系社区村、小区、企业,共摸排问题106个,边发现边解决问题56个。
为推动解决“两个薄弱”问题,蓝山县政协开展“四看四比”主题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习培训、读书分享、履职测试、述职点评等系列活动,形成“比学赶超”浓厚氛围,有效提高“两支队伍”履职热情,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干出了政协新样子,更好汇聚起推动蓝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谭钧铭
通讯员 杨盼 欧阳江东
图 | 蓝山县政协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