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是中医药学重要的哲学智慧和实践结晶,其核心在于“治未病”,这与现代健康管理的目标高度契合。推动药食同源事业的创新发展,对于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构建健康湖南具有重要意义。
坚持“辨证施膳”的根本原则,推动服务向精准化、个性化发展。创新不能离开中医理论的根基。在治未病中心的中医体质调理门诊中,绝非简单推荐绿豆清热、薏米祛湿,而是依托中医体质辨识、经络辨识等技术,结合个体体检报告、生活方式、节气变化等,开具个性化的食疗处方。湖南中医附一正探索建立“健康档案→体质评估→膳食指导”的数字化闭环服务模式,让药膳从“一道汤”升级为一套精准的健康管理方案。
深化“产学研用”结合,驱动产品现代化与标准化。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于科技赋能。湖南中医附一正与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等机构合作,运用现代营养学、食品工艺学技术,对传统食养方进行升级。例如,将黄精、玉竹、肉苁蓉、锁阳等药食同源食材,通过九蒸九晒等传统工艺,制成即食的健康零食,有效解决了“良药苦口”和“制作繁琐”的痛点。同时,牵头制定针对不同体质、不同慢性病人群的食疗方案标准与评价体系,确保其安全性与有效性,让百姓吃得明白、吃得放心。
打造“湘味食养”品牌,促进产业融合化与生活化。目前,湖南中医附一推出的“潇湘牌”治未病系列产品,正是将药食同源理念融入日常饮食,推动湘菜与湘药融合的实践。下一步应加强与知名湘菜企业合作,研发系列具有保健功能的养生湘菜,端上百姓餐桌,进入旅游餐饮市场;同时,将药膳体验纳入治未病服务包与康养旅游项目,让市民和游客在体验湖湘文化的同时收获健康。
让“湘味食养”成为一个健康IP,形成从田间到餐桌、从预防到康复的完整产业链,为湖南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绿色健康的新动能。我相信,通过理念、科技与产业的协同创新,药食同源这一古老智慧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绚丽光彩,为“健康湖南”建设贡献核心力量。
文字整理 | 政协融媒记者 黄璐
编辑:邓骄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