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古称泉陵,雅称潇湘,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城,自然风景秀丽,文化积淀深厚,历史名人更是斐声中外、灿若晨星。今天,小编带你细数那些在零陵的历史长河中璀璨的背影。
周希圣,零陵县进贤乡(今永州市何仙观乡)人,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希圣自幼聪明好学,10岁能文,17岁乡试中举,万历十七年(1589)中进士,授四川成都府华阳县令。
万历三十九年(1611),周希圣被起用为太仆寺丞。次年,转为尚书司丞,再次年升为光禄寺少卿,典试陕西,量才录用,深得民心;万历四十五年(1617),奉旨到江西迎接益王还朝,被封为左通政。天启元年(1621),他改任南京大理寺卿;次年,迁南京刑部右侍郎;天启五年(1625),升任南京户部尚书。
周崇傅(1830~1892),字少白,号子昂,零陵县(今永州何仙观)人,明朝户部尚书周希圣第九世孙。同治七年(1868),中进士,人翰林,授编修。同治四年(1865),随左宗棠入疆率兵平叛,掌管后勤给养。崇傅调集数万辆马车,克服沙漠、戈壁带来的重重困难,辗转运送军需物质,为左宗棠胜利收复新疆解决后顾之忧。因功,赐周崇傅孔雀花翎,回都转三品,任镇迪、高平等处观察使。
光绪八年(1882),周崇傅退归故里,寄情山水。时有王德榜在永州创办萍州书院,他被聘为山长,严格要求弟子,敦品励学。光绪十五年(1889)湖南乡试,萍州书院学生有八人考取贡生,一时称为盛事。
唐守治 (1907—1975),湖南零陵人。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参与北伐。1941年任新编38师少将副师长,率部入印度整训。1942年任国民党新一军三十师少将副师长,两度开往缅甸与日寇作战,升少将师长。1944年出任新编第六军30师师长,参加滇缅战役。1947年任陆军训练部参谋长,1949年升任十八军军长,率部撤退台湾。1963年晋级“陆军二级上将”,1975年卒于台北。
编辑:朱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