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区第一个特色界别工作室聚焦基层社会治理

在你身边.jpg

岳麓区第一个特色界别工作室聚焦基层社会治理

银盆南路有个委员工作室

“我有点事,想找里面的政协委员。”熙熙攘攘的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南路上,一排商铺门头中红底白字的“岳麓区基层社会治理政协委员工作室”标识格外醒目,透过商铺的玻璃门,可以清晰地看到委员工作室的简介和委员们的信息,时常有市民推开玻璃门来寻求帮助。

岳麓区基层社会治理政协委员工作室,依托湖南正湘律师事务所而建,是岳麓区政协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银盆岭街道政协联络组共同设立的政协委员履职平台,共入驻区政协委员25名。

委员工作室第一召集人、岳麓区政协常委、湖南正湘律师事务所主任陈刚介绍,之所以委员工作室建在闹市商铺之中,就是希望做最接地气的委员工作室,让群众一眼就能看到、找到政协委员。

为此,陈刚主动拿出了事务所原本打算用于出租的部分门面,用作委员工作室的活动阵地。委员工作室每天“开门迎客”,委员们领单“接业务”,并设有专职联络员,负责联络对接工作。

作为岳麓区第一个特色界别工作室,岳麓区基层社会治理政协委员工作室推动了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委员工作室的界别优势和专业特长,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把工作室建设成为党委政府的“好帮手”、联系服务群众的“连心桥”。

靠前站,往下沉

“这是我们应得的,这件事要有个着落……”今年5月10日,岳麓区银盆岭村村民龙某找到委员工作室反映,某房地产公司拖欠村委会400多个平方米的门面商业面积,村民们多次沟通未果。

得知这一消息的陈刚,立马赶去村委会,与村民代表进行沟通。原来,银盆岭村在2005年与该公司合作开发土地,新楼盘建成办理产权证时才发现,已交付的商业面积与实际应得的面积不符。多年来,村民们一直和该公司“谈不拢”。

“这是村集体资产,关系到村里家家户户的利益。”陈刚迅速帮助村民向岳麓区法院提起诉讼。随后,他多次组织该公司负责人与村民代表沟通协助调解。在岳麓区法院的主导协调下,陈刚对照法律依据几经斡旋,该公司同意赔偿村民的损失。

可以赔付,但是怎么赔,价格如何定,又成了新问题。为了进一步确定赔付金额,平衡村民和该公司的权益,陈刚挨家挨户走访调研了新楼盘周边门面的售价。今年6月,双方最终达成调解方案。

“村民们都十分感激他,不遗余力地帮助大家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积极为大家支招,尽最大努力去维护老百姓的利益。”侯劲民代表村民多次上门表达感激之情,并告诉政协融媒记者,在这个过程中,陈刚获得了村民的信任,大家有问题就想着要去找他。

信访维稳工作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难点,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点。多次参与有关工作的陈刚说:“委员工作室要接地气,就要不断地接触群众、靠近群众,通过自身专业优势,给老百姓搭桥梁,给政府部门提建议。”

因拆迁相关问题,岳麓区的一对老夫妇曾多次信访。陈刚受区司法局邀请,以法援律师的身份,从信访对象的角度给出了专业建议,最终促成这对老人息访。

委员工作室经手的这些事情,都体现到了工作室“回音壁”上,墙上张贴的“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正是对委员工作室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好注解。

从心出发,服务群众

“保障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是岳麓区基层社会治理政协委员工作室的宗旨,委员们采用轮流值班、诉求办理、专题学习等方式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工作室的平台作用,推动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常态化。

今年3月,麓谷街道锦绣社区工作人员向委员工作室委员、湘江新区政法工作部法治处召集人米红茜反映,53岁的刑满释放人员向某在去年出狱后,一直无收入来源,找工作屡次碰壁,加上孑身一人,导致情绪十分不佳。

米红茜认为,要改变向某的现状,首先要解决他的经济问题。她首先与向某见面沟通,了解他的诉求和心理状态后,多次组织社工和志愿者上门开展心理辅导,并将其纳入社区重点慰问对象,逢年过节会为他送去生活物资等。

米红茜还托朋友联系到一家企业接纳了向某。于是,米红茜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为他购置了新衣,一起送向某前去面试。找到工作后的向某慢慢变得开朗起来,有时候他还会主动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前一阵子,他自己在家附近找了一份新工作。

看到向某的变化,米红茜十分欣喜,在她看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从“心”出发,才能让他转变思想观念,更好地融入社会。

委员群众面对面,贴心服务实打实。工作室的委员们致力于联系服务群众,做群众贴心人。

毕晓芳委员是长沙开音儿童教育发展中心主任,一直关注特殊儿童和家庭,为他们送去关爱。今年年初,了解到5岁的孤独症患儿泽泽因家庭拮据,无法坚持运动能力的康复训练时,毕晓芳主动为其送课,并多次与泽泽的母亲沟通,为她建立信心。

在“六一”期间,毕晓芳组织部分委员慰问特殊儿童,为康复机构赠送康复器材,同时联合爱心企业长期开展帮扶活动。

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委员工作室的委员们都积极回应。吴清波委员多方奔走,多次牵线协商,助力解决小区居民电动车无处停放和不规范充电问题;黄玲委员走访慰问困难老人,为他们送上关怀和慰问物品。委员们还积极开展公共法律服务、参与“四和”社区建设、助力抗击疫情……大家用真情暖人心,促进基层治理和社会和谐。

“工作室将继续以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和基层群众自治为重点,靠前站,往下沉,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积极作用。”陈刚说。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肖君臻

编辑:邓骄旭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