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政协民革界别委员工作室: 把履职作业写在群众心坎上

  助力乡村振兴,彰显政协作为;聚焦产业发展,展现委员担当;情系特殊群体,传递为民情怀……近年来,常德市政协民革界别委员工作室始终锚定“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初心使命,组织委员深入界别群众,为乡村振兴把脉支招,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为抗战老兵送去温暖,把“民之关切”作为“行之所向”,用脚踏实地的履职行动,奋力书写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履职答卷。

  常德市政协民革界别委员工作室在港中坪村开展助推全域旅游调研。  受访者供图

  多措并举助力乡村振兴

  2024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考察,并留下殷殷嘱托。“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就是我们履职的方向。”一年多来,民革界别委员工作室将助力乡村振兴作为履职重点,多措并举助力港中坪村美起来、富起来。

  “以前港中坪村路不好,游客来了留不住;没有特色产品,村民收入不够高。”常德市政协委员、委员工作室驻室委员王勇介绍,经过调研分析后,委员工作室从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着力,增强村级经济“造血功能”,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针对基础设施薄弱问题,委员工作室委员积极参与和推动港中坪农文旅项目的策划与实施,不断优化与完善旅游服务及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让村子的颜值大幅提升。在产业培育上,委员们挖掘本地资源禀赋,推出了以米、油、榨笋为主打的港中坪系列优质农副产品。为打开销路,委员们创新营销模式,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及各大主流网站发布本区域特色旅游产品,并在节假日策划开展活动,引流乡村旅游客群。

  委员工作室还组织委员走进农户家、深入田间地头,与老百姓、种粮大户、龙头企业负责人等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经营发展等方面难题,听取意见建议,并在充分讨论后形成了《关于多措并举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提案》《因地制宜灵活处理农业秸秆》等一批高质量提案,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采纳和回复。

  如今的港中坪村,道路整洁、庭院美观,特色农产品不愁卖,乡村旅游红红火火,村集体收入大幅度增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村创业。

  把实事办到老百姓心坎里

  “要将群众的急难愁盼,转化为委员工作室的履职清单。”省政协委员、常德市政协民革界别委员工作室召集人张恩表示,委员工作室要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把实事办到老百姓心坎里。

  多年来,委员工作室将履职目光聚焦困难民革党员、身故民革党员家属等特殊群体,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组成慰问小组,分赴各县市区开展走访慰问行动。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关爱抗战老兵志愿服务活动,今年清明期间,委员工作室组织委员参加民革常德市委会联合湖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长沙市黄埔后裔联谊会举办的“我们的节日・清明”祭扫等活动。

  在委员们看来,产业是民生之本,企业发展好了,群众就业才有保障,收入才能增加。为此,委员们走进常德经开区以及各产业园区,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走访调研,谋良策、出实招。针对湖南桑尼森迪玩具制造有限公司IP影响力不够,营销渠道比较单一的问题,委员工作室驻室委员龚立成建议,组建专门的运营团队,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做直播带货,和本地网红合作,降低营销成本;针对鑫三香米粉产业园缺乏体验式消费场景的问题,委员工作室驻室委员李志强建议,开发印有米粉图案的文创袋、明信片等米粉文创产品,把常德米粉的品牌进一步打响。

  从乡间田野到企业工厂,再到群众家中,委员工作室用担当作为诠释初心和使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念履职作为,在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中精耕细作,把履职作业写在沅澧大地的田间地头和群众心坎上。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陈彬   通讯员 何加贝 王琳

编辑:邓骄旭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