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发言|刘毅洲:惦记到、脚步到,让履职足迹坚实有力 ——为民履职更有深度温度

前言:8月16日上午,张家界市政协推进委员工作室创先争优暨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2023年秋季行动工作会议召开,6名政协委员、政协工作者作典型发言。

刘毅洲(永定区政协经济界别)委员工作室召集人    刘毅洲

一、坚持群众观念,精准功能定位

立足于“让政协走进群众、让群众走近政协”的需要,以建好用活委员工作室为抓手,找准新时代政协履职的关键点、切入口,发挥委员主体作用,让委员“沉下去”“忙起来”,让履职效能“实起来”、示范效应“亮起来”。在长期的履职中驻室委员干在实处无止境,干在难处不放弃,围绕生态环境、便民服务、服务界别群众、社会治理、文化教育、公益爱心等领域积极开展基层协商13次和履职服务活动65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15条。我们已形成了微协商、服务界别群众、委员在身边等三个履职品牌。

二、创新履职形式,激发履职活力

以《关于及时解决永定区450万公斤椪柑销售问题的建议》为例,驻室委员了解到群众因椪柑滞销犯愁,由委员工作室实地调研后联名撰写社情民意提交政协云。永定区政协迅速组织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以《第一期社情民意专报》及时报送市政协、区委、区政府。张家界市政协作出重要批示,想尽一切办法解老百姓燃眉之急。在各方力量努力下形成合力,迅速销售了800万斤,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

在履职形式上创新,探索出个人履职、团体履职、联合履职三项个性履职形式,实现了左右联合、上下联动的形式创新,促进委员下沉基层服务群众,方式更直接、更有效。工作室的委员“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既增强了委员履职的能力,也激发了工作室的内生动力。

三、突出界别特点,提升履职成效

以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张家界橙檬种植合作社为例,“零距离”联系服务界别群众,扎实开展委员对你讲、委员听你说、委员和你议、委员帮你办等系列履职工作。从产业发展问题、季节性经营资金短缺、种植技术指导、农文旅转型发展等方面结对帮扶初有成效,逐步打造成联系服务界别群众实践基地。

在服务界别中创新,构建了联系界别群众,助力思想引领;联系行业专家,助力产业发展;联系单位群众,助力纾难解困;联系社会公众,助力品牌建设。“四联四助”履职机制,实现了聚“点”发力、多“线”联动、扩“面”覆盖,拓展了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的广度深度。工作室“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既彰显工作室联系一界,又体现委员服务一方。

四、改善生态环境,加强民主监督

以《关于解决老吉大后门主路下水道堵塞影响周边居民生活的建议》为例,在接到委员反映下水道沉淀物严重堵死排水口,致使道路流溢大量难闻的恶臭的液体;得知居民反馈后3月有余未得到及时处理,我们多方实地了解情况和向有关部门咨询原因,几经周折后与区住建局、碧泰环保公司现场冒雨协商解决方案。此外,2021年我们联名撰写《黄沙泉水库污染问题调查和建议》的微建议,黄沙泉由于几年没有经营打理,造成该水域垃圾漂浮和污染问题,经与市、区水利部门、崇文街道办事处、水库承包方等多次充分协商,由崇文街道办事处及时进行全面清理。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今年8月市政协欧阳斌主席调研委员工作室时嘱托我们,委员工作室要将改善生态环境民主监督作为履职重点,积极组织委员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我们立即行动开展巡查调研,撰写《关于监管和改善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的建议》《关于解决西溪坪·财政局旁河道污染的建议》等微建议,我们聚焦生态环境“小切口”,在下水道井盖破损、新峰市场环境问题、噪音污染等方面走深走实做好专项民主监督工作,都得到了社会良好反响。

从平台直面现场,实现“零距离”监督,打破履职的壁垒,以微调研、微协商、微监督等方式,围绕群众诉求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及时解决好群众身边生态环境的问题。发挥委员优势,积极参与到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活动,坚决扛起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的政治责任,把改善生态环境民主监督作为委员工作室建设的重点内容和首要履职主题。

委员工作室作为政协联系群众、履职为民的阵地,我们从被动履职走向主动履职、从个体履职走向团队履职,做到了履职既“有章法”“有特色”又能“出点子”“暖民心”。省内外政协先后到刘毅洲(经济界别)委员工作室开展开展交流学习,生动鲜明的展示了“张家界经验”、“永定实践”。

作者:刘毅洲    编辑:卓亚琼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