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8月16日上午,张家界市政协推进委员工作室创先争优暨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2023年秋季行动工作会议召开,6名政协委员、政协工作者作典型发言。
慈利县政协工会界别委员工作室召集人 宋晓玮
一、基本情况
慈利县工会界别政协委员工作室于2022年4月在万福温泉(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正式挂牌成立,现有委员7名,其中市政协委员1名、县政协委员6名。一年多以来,工作室高标准落实了办公场所,配备了办公设施,制定了工作制度和职责,达到了“有固定场所、有委员队伍、有召集人员、有管理主体、有工作制度、有工作计划、有常态履职、有工作台帐、有工作总结、有工作成效”“十有”的建设标准。今年3月,工作室联合县总工会在南方运输公司建立了县工会界别政协委员工作室服务点,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驿站)融为一体,由驻室政协委员担任站长,让政协委员通过服务站点,经常性地参与到基层工会与政协履职的各项工作中来,当好职工群众的娘家人,走出一条“政协委员工作室走近群众,群众走进政协委员工作室”的创新之路,打造了党委政府“好帮手”、职工群众“连心桥”、委员履职“新平台”。
二、主要工作成效
(一)建机制,提升委员履职活力。工作室成立后,县政协主席覃业成作为我们工作室的入驻委员,组织委员先后多次研究讨论、修改完善工作室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工作任务,对召集人、委员职责进行分工。制定工作室各项管理制度、规定9个,工作流程、职责3个。由工作室召集人建立微信群,督促委员坚持学习政协云,对学习情况定期总结,建立工作台账,将工作开展情况及时上传政协云,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和评议。为了畅通上下联系渠道,工作室设立每周一为“委员值班接待日”,通过政协云委员线上值班、线下值班等方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了解群众诉求,形成民情日志台账。据统计,自工作室成立以来,共收集或受理社情民意5件,提出微建议7件,撰写1篇调研报告,上传宣传稿件记录11篇,组织召开协商议政会议3次,组织为民献爱心、办实事、助力乡村振兴4次,依托委员工作室和服务站点,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二)强队伍,推进政协工作提质增效。工作室围绕“访民情、解民忧、顺民意、聚民智工作要求,一是开展理论学习。全体委员参加了1次履职能力提升学习集中培训,开展了6次集中学习,组织委员们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国和省市县政协的重要会议和文件精神以及政协业务知识。组织委员们开展读书活动,以不同形式观看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认真聆听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作的二十大报告。认真观看了政协湖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扩大)会议直播。二是强化委员履职。充分发挥委员工作室作用,先后4次组织委员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委员在行动”活动。参观了县级劳模崔平平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和劳模创新工作室、全国劳模杜方波省级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和劳模创新工作室,走访慰问劳模代表和慰问困难职工10名,围绕乡村振兴、旅游发展等主题深入协商交流,积极建言献策,共谋发展大计。开展送清凉活动2次,慰问一线高温作业职工150人,送去价值5000多元清凉物资。联合县总工会、县产业开发区在县产业开发区举办了“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安康杯”劳动技能竞赛和“情系职工、与法同行”宣传活动,设立现场咨询服务点,听取收集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开展了“关爱新就业形态工会、委员在行动”活动;召开座谈会,调研指导司机之家建设和新就业形态工会工作开展情况;与县劳模(工匠)志愿服务队慰问了20名困难新就业形态工会会员,送去慰问物资2万元。
(三)树品牌,彰显工会界别特色。工作室结合界别特色,发挥政协职能优势,累计开展以“送政策、送法律、送清凉、送温暖”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活动17次,产生了较好地社会反响,取得了明显成效。2023年2月,县工会界别政协委员工作室成功创建为湖南省示范性政协委员工作室,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欧阳斌为我们工作室进行了授牌;县工会界别政协委员、慈利县新就业形态工会联合会主席颜学林在今年7月26日当选中国工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为我县政协委员工作室树立了品牌,做出了示范。
在今后的工作中,工会界别委员工作室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扎实做好学习交流、思想引导、议政建言、凝聚共识、服务大局等工作,更好地联系和服务工会界别群众,着力推进委员工作室提质增效,不断扩大委员工作室的社会影响力,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慈利贡献更多的委员智慧、政协力量。
作者:宋晓玮 编辑:卓亚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