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高质量推进我市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 助推产业升级发展》
提案人:市政协委员曾辛
2023年10月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条例正式生效,欧盟将于2027年开始,对进口到欧盟的大宗商品中隐含的碳排放征收额外关税,全球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显现。
2023年12月,国家发改委公布全国首批25个碳达峰试点城市,我市入选。
碳达峰、碳关税是挑战更是转型发展机遇,如何高质量推进我市碳达峰城市建设的同时,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实现碳达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市长期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先后创建国家低碳城市、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等城市,能耗强度持续下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我市仍以制造业为主,高新技术、高质量服务业的规模比重偏小,湘钢、湘潭电厂能耗绝对值高,发展风光等新能源的资源禀赋有限,实施碳达峰的路径挑战非常大。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碳达峰,需要从产业转型升级,能源供应侧清洁化替代,能源需求侧节能降耗,以及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交易等多维度全方位综合发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二、需要创新开发模式,加快新能源规模化利用。受土地、空间资源等限制,我市新能源开发利用的资源禀赋十分有限,为避免有限资源的碎片化,我市在两年前对新能源开发资源进行了统筹管理。但同时,也在客观上放慢了新能源的开发步伐。在碳达峰试点城市的背景下,我市的新能源规模开发利用需要加速,尤其是针对碳达峰的主战场,工业园区的新能源高效利用,需要完善当前的投资开发主体和技术。
三、我市发展外向型经济对碳关税的认识与准备不足。我市已连续7年进入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名单,外贸发展逐渐加速。包括钢材、电气装备、新能源及汽车等大宗商品是我市出口的重点和增长点,但随着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未来我市大宗商品的出口面临的不确定性和挑战在迅速增加。当前绝大多数企业并未意识到碳关税的重要性和挑战,更加无从谈起积极应对,未雨绸缪做好相关的准备已经迫在眉睫。
针对上述挑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及对策。
一、高质量编制我市碳达峰行动计划,将产业转型发展,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等综合纳入其中,为湘潭产业的发展谋长远。建议我市在编制碳达峰行动计划时,不仅面向碳达峰本身,同时更要考虑围绕碳达峰实施计划可能引入和发展的新技术、新产业,考虑我市重点出口企业碳强度碳足迹管理的需求,做到城市碳达峰及产业升级发展系统规划,统筹兼顾,一举多得。
二、加快我市工商业,尤其是工业园区智慧新能源的建设力度与速度。2023年12月省发改委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分布式光伏发展规范相关管理事项的通知》,要求优先推进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同时我省率先在全国公布了新型电力系统规划建设实施方案,以源网荷储一体化等为代表的新的新能源开发技术和模式已经更加成熟,新能源的系统利用效率更高,对提升供电可靠性,提升企业绿电消纳比例,降低碳强度都有非常显著的作用。此外,新能源是资本密集型项目,依靠单一企业平台的能力难以满足规模化快速开发的需要。为此需要积极引入一些专业化能源投资、建设企业,尤其对于那些落户于湘潭,或者愿意来湘潭落地投资的相关新能源企业,更应大力支持,以市场换产业,实现产业和新能源开发的双赢。
三、鼓励支持重点企业开展碳足迹,碳强度、碳关税相关工作的积极准备。在实施碳达峰行动计划中,应针对我市的高能耗企业以及重点外向型企业,安排专项资金和项目,对碳强度、碳足迹进行核查。在摸清重点对象的碳家底基础上,为这些企业实施减碳降耗提供数据支撑和路径指导。同时应设立专项绿色补贴等针对性措施,鼓励企业逐年降低碳强度,引导企业自愿开展碳足迹核查,编制降低碳强度行动计划,开展相应的技改和新能源投资,积极应对全球绿色贸易壁垒。
来源:市政协办宣传信息科整理
编辑: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