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4日晚9点,永州市政协委员、新田东升秀峰富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文结束了一天繁忙的工作,随即接受了政协融媒记者的专访。采访过程中,他的手机仍不时响起,处理着各项业务。
对于这位“90后”企业家来说,高强度的工作已是常态。刘文坦言,农业领域唯有不懈努力,方能有所成就、看见希望。正是凭着这股拼劲、闯劲和实干精神,他成功将新田蔬菜销往全球,并推动蔬菜产业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生动诠释着新时代的“山乡巨变”。

刘文在直播间推介新田蔬菜。
洞察机遇,返乡创业
生长于蔬菜之乡的刘文,自幼深知务农的艰辛。早年,他的父亲刘道忠在广东从事蔬菜批发生意,并于1996年回乡创办新田县秀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童年时期,刘文便跟随父亲奔走于各乡镇收购蔬菜;到初中时,他已能独立调度30吨蔬菜的跨省运输。
“那段日子风里来雨里去,没日没夜。”这段艰苦的经历让刘文深刻体会到农业投入周期长、风险高,“一场暴雨或价格波动,就可能让一年的辛苦付诸东流。”
2013年,从国际贸易专业大学毕业后,刘文选择参军报国。两年军旅生涯结束后,他进入一家海外投资公司,在中东等地开拓贸易市场。期间,他自主创业成立外贸公司,不仅将广东箱包、义乌饰品销往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更成功将家乡蔬菜的市场从粤港澳大湾区拓展至中东地区。
“2020年疫情暴发,全球贸易格局生变,尤其是资源匮乏的中东国家更加重视供应链安全。”刘文回忆,当地政府与商界人士甚至主动提出,希望他在开展贸易的同时,能直接投资种植,助力实现农产品自给自足。
这一契机让刘文意识到,蔬菜产业同样能在国际舞台大有作为。2021年,他毅然返乡,接手管理新田东升农场,并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推动东升农业集团总部迁址新田。仅总部搬迁后两个月,当地蔬菜出口额便突破近3000万美元,新增就业岗位近300个。
让“土特产”变身“国际货”
“深耕永州,辐射湘粤桂,示范全国,让土特产成为国际货”——这是刘文设定的清晰目标。为实现这一愿景,他多措并举,打出系列“组合拳”。
东升村部分农田曾因土壤冷浸被称为“三难地”:难种、难管、难收成。刘文却从中挖掘出独特优势:当地地下水锶含量达1.42毫克/升,灌溉出的蔬菜清脆甘甜;土壤天然富硒,符合国际健康饮食趋势;通过增施有机肥改良土质,蔬菜产量逐年提升。
科技是现代农业的翅膀。刘文主导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投入2000万元引进荷兰Priva智能环控系统、以色列耐特菲姆水肥一体化设备,建成湖南省首个蔬菜种植物联网平台。通过手机APP,管理人员可实时监控全国七大基地的温湿度、光照等20多项参数,实现精准化管理。科技赋能成效显著:蔬菜亩产提高40%,节水节肥30%,产品合格率从85%跃升至99.2%。
刘文高度重视联农带农机制创新。东升农业集团在东升村流转6500亩土地作为核心示范区,推行“五统一分”模式(统一种苗、农资、标准、品牌、销售,分户管理),带动新田及周边县区1.2万农户发展订单农业。通过“保底收购+利润分红”,农户亩均增收约4000元,受益农户达378户。
与此同时,刘文发挥国际贸易专业优势,多次带队参加迪拜国际果蔬展、新加坡国际食品展,推动农场取得6项国际认证。目前,东升农场蔬菜年出口货值超14亿元,畅销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
展望未来,刘文计划联合中科院共建富硒蔬菜研究院,开发功能性食品,并筹建跨境电商平台,助力更多“湘品”走向世界。

刘文在香港国际美食节作湖南特色农产品的专场推介。
从单一产业到三产融合
“农业不能只停留在‘卖菜’,必须拓展更多可能性。”经过深思,刘文决定带领东升农场向种植、加工、研学、康养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转型。
起初,父亲刘道忠持不同意见,认为应专注一事、做到极致:“三产融合前期投入巨大,没有充分准备很难坚持。”但刘文最终以详实规划说服了父亲。
2021年集团总部迁至新田当年,公司即投入1.5亿元启动融合项目。2022年8月,湖南省东升农旅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刘文出任总经理,全面负责农旅融合建设。
随着中小学实践教育日益受重视,刘文紧抓机遇,积极推进研学基地建设。2022年,东升农场成功入选首批“湖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如今农场内生机盎然:菜园旁,豆腐研学馆豆香四溢;“百蔬园”中,亲子家庭体验采摘乐趣。2024年,东升农场共接待游客38.2万人次,三产营收达1.27亿元。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东升农场。
化“金点子”为“金钥匙”
自2023年担任永州市政协委员以来,刘文深入调研,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先后提交《关于加强永州蔬菜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提案》《关于推动永州蔬菜出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等。
他认为,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抓手,也是未来农业强省建设的战略高地。刘文建议,应系统部署、统筹推进智慧农业,促进多产融合、资源共享;支持永州蔬菜产业开展智慧农业4.0试点,建立固定物流专线,集约资源、拓宽渠道;推动标准化生产向数字化升级,提升“永州蔬菜”品牌认知度。
目前,刘文的多项建议已被采纳落实,正助力“永州蔬菜”品牌建设。他参与实施的《永州出口蔬菜关键技术研究》项目,亦获得省科技厅立项支持。
刘文表示,未来将继续认真履职,围绕中心工作建真言、献良策、出实招,提出更多前瞻性强、切实可行的提案,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文 | 政协融媒记者 陈彬
图 | 受访者提供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