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根据全国政协的安排,“全国政协书院”读书活动将湖南省政协作为首批联动开展委员读书活动试点单位。湖南省政协开展以“新时代乡村振兴”为主题的读书活动。由湖南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民族和宗教委员会指导,政协云、文史博览、力量湖南联合推出“院士·专家说 | 新时代乡村振兴”系列。
“为政之要,首在足食”。没有土地,焉能足食。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保障,耕地保护关系到中国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土地和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必须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完善土地执法监管体制机制,坚决遏制土地违法行为。”
素有“鱼米之乡”称号的湖南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根据《湖南省“十三五”国土资源发展规划》,到2020年,湖南耕地保有量不得少于5956万亩。
纪雄辉认为,湖南省在土地利用方面,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用地结构不尽合理,土地资源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土地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建设用地供需形势严峻,大量耕地被占用、农村地区人口外流,大量耕地荒废”。
针对湖南省土地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如何优化利用土地、认真研究确立好本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地利用策略,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专家说
守住耕地红线
我认为要充分认识守住耕地红线的重要性,因为这对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以及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要作用,其次是要分析耕地红线、耕地数量和质量的影响因素、现状以及耕地的发展趋势,这样才能把握影响耕地的关键因素,为出台保障耕地红线的政策提供一些重要的建议。
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水平
我认为提高土地开发利用的水平,一是要通过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以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从而来提升粮食生产经济效益;二是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土地利用、开发;三是要改善土壤的环境质量。
湖南是有色金属之乡,重金属污染相对比较严重,那么,如何改善土壤的环境质量?
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国家已经把农田质量、土壤质量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优先保护类,这类农田上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基本上是达标的,保护这类农田不受污染、实现可持续利用、生产出优质高产的粮食尤为重要;第二类是安全利用类,这类农田有中轻度的重金属污染,可通过一定的技术,进行土壤、品种的改良以及调整种植模式来达到安全生产;第三类是严格管控类的农田,这类农田重金属污染程度相对比较高,我省污染面积相对较大,采取客土、植物萃取等方法来对此类农田进行修复,费用相当高,性价比最高的方案是通过调整农作物结构来实现农产品生产达标。
策划 | 杨天兵
统筹 | 黄琪晨
文|《文史博览·人物》记者 黄璐 陈汝菡
视频|贺彦 晏振宇
设计 | 彭鹏 高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