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近几年,我国相关管理部门对食药物质目录动态扩容、推进“健康声称”标识管理、启动复方配伍试点,这一系列利好政策将促进药食同源产业的升级焕新,药食同源将开启“中国式健康”的新跃升。
“湘九味”湘莲、百合、玉竹、黄精、茯苓等药食同源品种,是湖南打造大健康产业的重要资源,但目前也存在着集中于原料供应和初加工等低价值链环节、全产业链集成不足、产品同质化缺乏优势产品等问题,需从科学支撑、政策保障、文化传承等多维度协同推进药食同源的创新发展。
科技创新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应从种植环节开始优化品种选育,以种质资源为核心基础,从源头保障“食”与“药”双重属性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要围绕药食同源产品研发,研究其行之有效的规范饮食疗法;采用现代技术解析其活性成分、作用机制和量效关系;为其防治慢性病、美容、延缓衰老等功效提供科学依据。可遵循中医“君臣佐使、四气五味”等配伍原则,结合中医体质辨证设计配方;开发功能食品、药膳、保健食品、特医食品等多层次健康产品。
在加工环节,应汲取传统炮制经验精髓,融入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如纳米技术、发酵技术等,进行以品质提升为导向的工艺优化。与此同时,产品也需满足多元化的健康需求,注重个性化、便捷化、功能化。
针对药食同源产业标准滞后的现状,需构建种质资源、产品质量、功能评价等标准体系,指导和规范其在饮食养生等领域的应用和推广。
作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药食同源与湘菜文化、养生养老、旅游休闲、文旅康养等深度融合,应将治未病、食养结合等健康哲学概念深度实践,打造湖湘药食同源地域名片。
文字整理 | 政协融媒记者 黄璐
编辑:邓骄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