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塔:古代新田人的文化创举


塔建起源于印度,中文译为“窣堵波”、“塔波”、“浮屠”原为埋葬佛祖释迦牟尼骨灰形成的珠子,即“舍利子”,故也称“舍利塔”是一种由台座、覆钵、宝匣、相轮组成的宗教建筑物。

秦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塔建开始兴起。原为实心,后来变化成空心的楼阁式多层建筑。佛教徒使用金、银、琉璃、玛瑙等七种宝物装饰塔体,故“宝塔”。隋代以前,佛塔呈正方形木结构,后来发展为奇数的五、七、九、十一级。唐随着佛教进一步中国化,塔建出现砖石为料的六角、八角形。宋代是我国砖石塔发展的高峰,以登临远眺,观赏风。至明清时期,各地塔建了供奉佛祖,还借以镇妖邪美风水、助文风。

新田内,历史上建造且保存至今的,只有坐落于县城南边历史文化名山--翰林山上的青云塔。始建于清咸丰九年(1859),以塔耸山巅,直指云天,有“青云直上”之意,故名“青云塔”。该于民国8年(1919)、1982年进行过两次修缮,占地面积730余平方米,圆锥楼阁式,七级八面,塔身中空,通高31.5米。塔基四周筑有青石雕花围栏台座及底层塔身为条石筑砌,每面雕凿动物花饰,工艺精湛,栩栩如生。第一层塔门朝北,门首上方青石有动物图案和青云塔”题字。二层以上青砖平砌,每层开设4个窗口或瞭望口。塔身逐层收分,与层之间飞出短檐,檐下无斗拱,仅用青砖叠砌出线,以承托出檐。转角处嵌以石枋,微向上昂,似檐之翘角从底层半圆形石拱门进入塔内,沿一条宽约50厘米、139级的磴道,可拾级绕行至顶层行人每向上一,须相互对穿而过,以避免碰撞塔墙。塔顶(刹)置有重达半吨的铸铁葫芦,坚固雄壮,气贯长虹

青云塔形制,内柔外刚,朴素稳,建造工艺独特,文化底蕴深厚,在湘南代塔建中独具一格。该塔所在翰林山是宋代新田籍进士黄守弼的归隐地。黄守弼(980-1051年),新田县龙泉镇人。其父黄知述,北宋太平兴国2年(977年)授进士,官至大理寺少卿。黄守弼少时随父在京城上学,饱读诗书,才华横溢。北宋大中祥符辛亥年(1011)进士,翰林学士。宋仁宗即位,职任尚书、度支员外郎、集贤校理1027年,兼任郴州知事,兴修水利,薄征赋税,稳农安民。1039年,乐归田园,宋仁宗颁诏嘉奖,恩赐绯鱼袋,敕建御书台,入祀乡贤祠。家乡人在翰林山为他修建翰林楼(又名翰林精舍),开办文明书院。黄守弼在此安度晚年,传道受业,研读诗文,教导子儿,他的五个儿子先后考中进士。一门三代七进士,堪称湘南书香门第第一家。历代文人骚客登临青云塔,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清·陈朝祯:“玉笋矗浮屠,秀夺天工置。嗤他七二峰,罗列诸多事。”清·何棣华:“文章造化几千年,户外一峰独悄然。寄语往来名利客,何如依树听流泉。”

1982年,青云塔被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多年,新田县委、县政府连续投入巨资,以青云塔为中心,相继修建了青云公园和孝文化公园、红六军团西征纪念公园,不断美化青云塔周围环境,使这座身居历史文化迹丛的古宝塔,更显得幽雅壮观。如今的青云塔,恰似一颗璀璨的明珠,把青云公园妆点得绚丽多姿,成为集旅游和市民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风景名胜

(徐银飞  收集整理)

作者:徐银飞    编辑:罗钾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