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民间风物传说·蚱蚂弹琴

在新田县门楼下瑶族乡平里源村有一个叫“蚱蚂弹琴”的地方,相传是湘南一带赵氏瑶族开基发迹之地。

据说以前,有赵兄弟各自带着“坳”(瑶语妻子),翻山越岭,从广东来到位于新田、祁阳、桂阳交界处的平里源。这里群山叠翠,溪涧潺潺鸟语花香;岭头坡地,腐植丰腴,撒种丰收。兄弟俩在平里源落脚安家后,刀耕火种,赶野狩猎丰衣足食,家运祥和。一年后,两人各生(瑶语女孩)。

一天,兄弟俩到一座山岭刈烧荒打算播种苞谷。午饭时分,两人停下手上活计,吃罢带来的干粮,不觉有些犯困便坐靠在一棵古栗树下歇息,慢慢昏昏欲睡过去。朦胧间,弟弟耳边隐约响起阵阵琴声,仔细一听,那琴声是蚱蚂拨冬茅发出的悠然悦耳心旷神怡环顾四周,只见满地子,到处闪闪发光。忽的一声清脆的传来从梦寐中惊醒,睁眼一看,却什么也没有。他赶忙把刚刚梦见的怪事告诉哥,大哥跟一样,也听到了蚱蚂弹琴声,看到了那些金银宝贝

过了两,兄弟来到原地方干活,再一次遇到前回那样的景况弟说:“我们反复在这里听到蚱蚂弹琴声,看到金是块风水宝啊!等我们百年归寿,就这里作为归宿吧,定会给后代子孙带来福分

时近黄昏,兄弟俩正要下山回家,突然“轰”地一声,山火四起,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直卷山顶兄弟俩来不及逃离,双双葬身火海。两妯娌含泪将他们就地安葬在蚱蚂弹琴的地方不日锦簇,异彩纷呈随即,蚱蚂弹琴的传说开始广为流传

赵氏兄弟的两个“菇”(女儿长大成年后,不舍父辈安身立命的宝地,便于家中招郎婚配,生儿育女,繁衍生息之后凡生养孩皆待字闺中,坐等嫁入赘而所生儿子则远嫁他乡,去做“上门女婿”这样,年复一年,代代因袭,赵氏瑶家瓜瓞绵延人丁遍及湘南。

清明节,散居于宜章、临武、山、祁阳、宁远、嘉禾、常宁等地的瑶族同胞,糍粑,吹吹打打,鸣铳放炮,远道前平里源蚱蚂弹琴挂清扫墓,祭奠祖宗。这“清明盛会”一直上世纪50年代初期,而男嫁女”“留女不留男”至今。

 

徐银飞 根据相关史料整理

作者:徐银飞    编辑:罗钾

推荐
评论
      您的真知灼见远胜过“顶”“好”
      A 标准 A